中国制造2025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第一步。三步走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,也是一个路线图和时间表;其本持特征是个体制造单元的“自主性”与系统整体的“自组织能力”
“中国制造 2025”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第一步“中国制造2025”首次出现再政府工作报告中,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再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要实施“中国制造 2025”,坚持创新驱动、智能转型、强化基础、绿色发展,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。采取财政贴息、加速折旧等措施,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。坚持有保有压,化解过剩产能,支持企业兼并重组,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。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,开发利用网络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等技术,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、取得突破。这是“中国制造 2025”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将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深远影响。
为什么要做智能制造 首先是制造业转型的需要。近年来,各国为提高产品质量、降低成本、缩短研制周期,制定多项先进制造发展战略与规划,调整产业架构,促进产业转型,急需用智能制造提升能力和效率。此外,相关技术条件已逐渐成熟。赛博-物理系统(Cyber-PhysicalSystem,CPS)、信息技术和新的智能技术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。
智能制造是什么
智能制造有别于精益制造、数字化制造、网络化制造、敏捷制造等传统制造方式,但这些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对智能制造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。
网络化
包含了设备、物料和人的深度融合和联接,实现人和人、人和物以及物和物之间的互联,重构整个社会的生产工具、生产方式和生活场景。
数字化
数字化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、工业设计、制造、仿真等阶段,特别是以虚拟的方案设计、工程研制、实验等在计算机上的反复迭代而不断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
智能化
个人认为是再精益思想指导下,充分利用网络化制造、数字化制造的基础,并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技术,形成人、机、物的交互与深度融合,使设计、工艺、试验仿真、生产过程、保障及管理等各阶段的智能化成为现实。
智能制造怎么做
要实施智能制造,实现现代工业体系的跨越式发展,其前提条件是深入实施数字化工程,并从设计、工艺、生产、服务保障、管理的智能化五个方面入手,最终全面实现智能制造。
1、 智能化设计
首先建立大量的模板库(零件库、模型库、产品库),并形成知识库,从而实现设计的重用,从模板库中提炼需要的数据和知识,利用参数化实现自动化、智能化设计。第二从设计方式将从所见即所得(人工操作电脑实现设计)、所言即所得(人通过语音发出指令实现设计)发展到所想即所得(人通过脑电波发出指令实现设计),进入人机深度交互阶段。
2、 智能化工艺
智能化工艺建立设计与制造桥梁,基于智能信息平台,向下扩展到各工厂制造业务,向上扩展到总体设计业务部门。
3、 智能化生产
智能化生产可分为智能化设备、单元、生产线、车间、工厂和产业链六个层次。在数字化生产流程中,要逐步从自动化的设备级做起,根据需求,由若干设备组成自动化的生产线,由多条生产线建立自动化车间,最后部署成数字化工厂,对大型复杂产品需要构建多个自动化工厂的产业联盟。
4、 智能化服务保障
基于工业大数据和网络的制造服务,以云计算、数据融合处理与分析、远程监控与诊断等技术为支撑,采用数据采集与融合分析、远程监测与控制等技术,建立网络远程状态监控与诊断和后勤保障系 统,支撑运营模式变更,扩展维护、租赁和数据分析管理等服务。
5、智能化管理
专家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提取准确、实时的数据,生成基于BI的管理驾驶舱进行决策。智能化管理系统知道如何组织生产,来收集所有的数据,并用一种控制的方式与有关环节进行互动,对捕捉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,帮助人们做出决策。